《金融動態》
本期需重點關注的內容有:
1、原創天地:《清潔能源系列:氫能產業中游——氫的儲存及運輸》
在全球減碳的大背景下,氫能作為最有效的零碳排放能源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。中國政府也加大了氫能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,自2019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首次提出加大加氫站建設以來,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來支持氫能運輸建設。目前,氫能已成為國家能源戰略規劃的一部分,國家層面很重視綠氫的制備、運輸。從成本和環保的角度來看,未來氫能的主要發展方向為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,而氫能的儲存與運輸,則關系著氫能的市場推廣。根據我們研究,目前氫氣的運輸成本較高。運輸距離為100km時,液氫罐車的運輸成本為13.57元/kg,距離增加至500km時成本為14.01元/kg,遠高于天然氣的運輸成本(天然氣液罐車運輸成本均低于1元/kg)。未來氫氣的運輸投入還需加大,尋找更加廉價的運輸方式(如管網運輸),爭取氫氣運輸成本實現早日對天然氣的平價,進一步推動綠氫民用。
2、精彩推薦:《上半年各地財政狀況到底如何:只有上海有“財政盈余”》
簡單使用財政收支軋差衡量“財政平衡度”得出的結論過于片面,是對我國財政體系的誤解,忽略了我國分稅制體系下存在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兩個過程??紤]各省市財政平衡問題,應該關注經過二次分配后,各省市一般預算總收入的結構問題,即財政自給率指標。財政自給率=一般公共預算收入(本級稅收+非稅收入)/一般公共預算支出。2021年上半年,我國有14個省市的財政自給率超過50%。排名前5的省市依次為上海、浙江、北京、天津和廣東,比值均在80%以上。西藏、青海、甘肅、黑龍江和新疆等省財政自給率不足30%,地區財政平衡性較差,對中央補貼的依賴度較高。
從支出增速看,上半年僅16個省市實現公共財政支出正增長。相比2019年,31個省市財政支出增速全部回落。其中,貴州上半年公共財政支出下降12.5%,增速較2019年同期大幅下滑33.9個百分點。一方面隨著地方政府債務壓力上升、項目投資審核趨嚴,支出安排有保有壓,非重點、非剛性支出被明顯壓減;另一方面年初穩增長壓力較小,政策安排存在“跨周期調節”、節約財力空間的考量。也從側面印證了各省儲備的優質項目越來越少,靠投資拉動GDP將越來越難。
3、共同關注提示
氫能產業:自去年公布燃料電池汽車扶持政策后,各地發展氫能的熱情高漲,至今已有20多個省份、40多個地級市發布氫能規劃,產業規模達上萬億元,已建成30多個氫能產業園區。目前來看,規劃的燃料電池、車、站的數量遠超市場容量,產業趨同、產能過剩的風險加大,應警惕氫能產業重復建設抬頭。
監管部門:58家地方AMC將迎新監管規定,監管部門正就《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》向業內征求意見。截至目前已經有江西、北京出臺地方AMC監管文件,貴州、云南、山東也先后就地方AMC監管文件征求意見。
(注:《一周金融動態》所涉及的相關觀點和結論僅作為西部擔保內部參考,相關政府部門或企業若采用其作為決策或投資等活動的依據,出現相應風險西部擔保概不負責。)